戴勝,英文名為Hoopoe,在分類上屬於戴勝科(HOOPOES)、Upupidae屬。分布於歐亞大陸,遍及於中國大陸,在華南一帶為全年皆可見的留鳥。在台灣島屬於稀有的過境鳥,難得一見;在野柳較易發現,偶爾驚艷一瞥,令人欣喜。在金門,戴勝卻是最具代表性的鄉土鳥種之一。長久以來,以其營巢於殘破坍塌的墓穴之中,被島上鄉民冠以「蒙崆雞」,意為「墓穴鳥」之意,被誤為是啄食腐屍的鳥類,會帶來霉氣。有此不祥之名,令人嫌惡,島民在野地見之,常唾之而後遠避。因此之故,戴勝這種美麗的鳥種,才得以「得天獨厚」的在金門島上生息,且遍及於鄉野之間。



戴勝的體長在28cm至33cm之間,為中型鳥種,頭至頸部呈淡黃褐色,翼在下背以下至尾部為黑白相間的橫紋,翼端初級飛羽亦為黑色;頭部有醒目的淡黃褐色冠羽,其末端黑色,通常成束平放。上腹棕色,下腹以下
白色。嘴長向下彎曲呈黑色。腳、趾暗鉛色。飛行時呈波浪狀,令人喜愛,為台省的鳥友來金渴望探訪的鳥種之一。

在較高緯度的地區在每年的5-6月繁殖,產卵於樹洞,每窩產卵2-9枚,約經三週雛鳥即破殼孵出,再經育雛四週,幼鳥即能離巢飛行,是歐洲的夏候鳥。在福建一般常單獨出現於海岸附近的農耕地、草原或半開墾的林地活動。常在腐頹的樹幹中或落葉堆中啄食,尋覓昆蟲為食。

研究工作人員,從1990年至今,先後投入金門鳥類的調查研究工作,對戴勝的生態習性格外注目,早有相當的觀察與認識。1998年初,台大森林系袁孝維教授率碩士班研究生來金作戴勝的短期調查,因台金往返不便,而未能持續。1998年六月,金門縣野鳥學會也正式更改戴勝為會鳥,想藉此改變鄉民對戴勝刻板的壞印象,但對金門島上的戴勝之生態習性,尚未有相關的研究與文獻報告,更有必要詳加調查研究,以便讓鄉民從認識了解進而喜愛牠們,保護牠們。

聽說也有人稱做呼呼鳥XDD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